重读经典:古代文学中的圣贤与隐士
——记钟书林教授的《对话圣贤与经典:孔子成圣之路与先秦诸子经典的形成》和《隐士的温度:陶渊明及其日常生活的诗》讲座
正值疫情期间,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组织的中国文学专题讲座均在线上举行,每场参与师生两百人以上,热度不减。我院特邀武汉大学文学院钟书林教授做《对话圣贤与经典:孔子成圣之路与先秦诸子经典的形成》与《隐士的温度:陶渊明及其日常生活的诗》两场专题讲座,讲座分别于2020年6月23日10:00——12:00与2020年6月30日10:00——12:00(京时)在“腾讯会议”平台开展。
首场讲座《对话圣贤与经典:孔子成圣之路》一共分成五个部分。第一部分是研究缘起。孔子的形象在后世被赋予太多的色彩,从平民孔子到圣人孔子,再到谶纬中的孔子。第二部分是孔子相貌神化:从《论语》到《史记》及纬书。孔子的相貌,在《论语》中并没有直接具体的描绘。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中,记载了孔子相貌的三个突出特征。荀子《非相》、《孔丛子》及纬书对孔子相貌都有一定的描写。第三部分是从凡夫到木铎:《论语》经典文本的形成。《论语》中记载了孔子的好学以及他的政治抱负。众多弟子的忠心追随和热捧,使孔子渐渐地从一介凡夫俗子成为了圣人。第四部分是孔子形象的神化与先秦诸子经典文本的生成。钟书林教授先介绍了孔子及弟子形象的升格与《孟子》经典文本的生成。然后指出:战国时代诸子争雄、异说纷呈,借助孔子的言论或形象,作为自己学说的立论之本,似乎成为一种潮流。最后一部分是孔子的负面形象与《晏子春秋》《墨子》经典文本的形成。一是孔子在世时,政治当权者的否定。二是孔子积极奔走,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也不免招来一些世俗的非议,甚至嘲讽。三是孔子殁后,孔门弟子的自我否定。最后,钟书林教授对讲座作了小结:春秋战国时期所出现的孔子正面或负面形象,都真实再现了孔子及其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及传播,值得我们珍视和进一步探讨。
6月30日,第二场讲座为《隐士的温度:陶渊明及其日常生活的诗》。我院唐彦临副教授主持并点评了讲座。钟书林教授先提出了两个问题:“我们是否真的懂得陶渊明呢?我们过去对陶渊明的了解,是全面的,还是片面的?”接着列举了一些学者的观点,如顾随认为“陶诗之不好读,即因其人之不好懂”;郭绍虞认为“历来论陶之语,每如盲人们摸象各得一端,罕有能举其全者”;日本学者一海知义认为“陶渊明是一个复杂而难解的诗人形象”等。钟书林教授指出,陶渊明的名和字、享年、思想,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逸都是没有定论的问题。陶渊明其人是复杂和矛盾的,不能简单化。接着,钟书林教授开始聚焦于陶诗本身。陶渊明的文学作品,呈现出一种生活常态化的日记式写作,如写他的饮酒、与亲朋好友的交往、读书、耕种、教育子女等。陶渊明的诗按现代类别划分,大致包括田园诗、饮酒诗、咏史诗、读山海经、仕宦诗、交游诗等。最后钟书林教授以《读山海经诗十三首》与《责子》两首诗为例,重点强调了陶诗中体现的耕读之乐与天伦之乐。
钟书林教授的两场讲座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重读,提出了他的独特见解,引发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。